工業互聯網將成為疫情后的重要經濟增長點。工信部日前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將推動100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1000個地方骨干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方面介紹,《通知》決定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建設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的高質量外網,同時鼓勵工業企業升級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打造10個標桿網絡,推動100個重點行業龍頭企業、1000個地方骨干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改造升級。鼓勵各地組織工業企業與基礎電信企業深度對接合作,利用5G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锻ㄖ愤決定加快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鼓勵各地建設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分中心。
“疫情后工業互聯網對產業經濟貢獻將持續提升!敝袊磐ㄔ赫吲c經濟研究所辛勇飛說,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以及新型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在疫情防控保障和支撐企業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釋放工業互聯網產業投資拉動效應,近期可支撐全年發展目標的實現,長期可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依舊面臨五大難點三大痛點
工業互聯網已經在國內轟轟烈烈推進了兩年多,有了廣泛的參與方(開發、應用、管理等)和社會認知度。但是當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水平還處于剛剛起跑的階段。
工業系統聯網涉及工廠、油氣、電力、礦山、物流、汽車、大型設備、樓宇等工業系統的聯接與采集數據。缺乏聯接和有效數據量的工業互聯網沒有實用價值。
工業要素的聯接有五大難點:
一是設備本身不“生產”數據——某些早期的物理式機器設備,或者在最初設計時認為不需要添加數字化模塊的設備,大到工業鍋爐、港機等,小到工業縫紉機、電熨斗等,這些設備中既沒有傳感器,也沒有計算內核。如果加裝這些器件,機器空內部狹小無法安裝,機器外部安裝會影響操作運行等。
二是數字模塊不開放——某些工業設備本身有數字化模塊,但是這個模塊不開放,數據只是封閉、隱藏在設備內部使用,沒有任何可以讀取內部數據的物理接口。暴力拆解有可能損壞設備。
三是數字模塊被做手腳——某些工業設備本身有數字化模塊,也有可以讀取內部數據的接口,但是被原設備廠商做了手腳(如多臺設備設置成同一個網址),事實上封死了多臺設備同時聯網的可能性。
四是數字模塊被加密——某些工業設備有可以讀取內部數據的接口,但是數據被加密處理,如果沒有解密程序模塊,根本無法識別數據的格式。
五是不同的總線和協議——歷史原因造成中國的工業設備是“萬國牌”,各種總線和協議的“存量”設備比比皆是。所有的存量設備全部聯接起來需要5000多種驅動協議。
此外,聯網后數據采集會遇到三大痛點:
一是數據采集問題——因為不能影響工業現場的生產進度,通常在工作現場經常遇到調研進展慢、開發難度大、驗證維護周期長等實際問題,嚴重影響了數據采集項目的開發與實施進度,特別是在驗證與維護方面還存在很多的隱性成本,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還會冒出問題。
二是軟硬件適配問題——傳統數據轉換單元只能解決串口數據的轉發,且采集頻率較低。主要應用于供水、供熱等低頻數據采集場景,可以接受1-2秒延時的場景。工業網關可以解決串口、以太網鏈路的數據轉發,但所支持協議有限,且很難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傳統SCADA軟件支持的驅動多,可以對外轉發,有完整的解決方案,但上位機(直接發出操控命令的計算機)部署成本比較高。
三是怎么用好數據——面對既有數據,如何實現設備物聯網數據的共享、分發、分析與協同,如何挖掘海量實時/歷史數據的價值,如何從遠程監視、遠程配置參數,提升到在較大范圍內協調配置資源、改進制造工藝、優化排產計劃、完善質量追溯體系等,并由此而為企業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