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4/1 瀏覽次數:6032
我們知道關于ERP實施現在有很多種方法,很多的選型方法只是大型的企業比較適用,對于小型公司來講大企業的選型方法完全不適用。小型公司應用ERP需要見效快,應用快、個性化等特點,因此,小型公司在上應用ERP之前,選型是關鍵,而在選型過程當中,信息化合同的簽署又顯得至關重要。
案例分析:
某小型公司只有100人左右,準備上線一套信息系統,負責人在幫助該企業選擇好IT服務商A公司以后,從產品功能的角度來講,A公司的大部分符合企業的業務需求,因此該負責人決定選用A公司的產品。據該負責人透露當時A公司的產品價格是20萬左右,從產品的價格來講比較適中,因此,負責人綜合考慮以后選則了A公司的產品,但該負責人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在和A公司簽署ERP項目合同時,只簽署了軟件產品的購買合同也就是只購買了一個軟件,沒有得到其它相關的服務。我們知道軟件只是有一個重要的一個工具,而且企業的業務企業的自身的人員或者管理者最了解對于IT服務商來講他們對于企業業務的甚少,更多的是一種框架,為企業提供一種軟件的框架,用以來幫助企業在這個框架上實現用信息系統對于業務的支持。
滿足企業業務的功能,但當時只簽署了產品的合同,其它的服務合同并沒有簽署,A公司無法提供更多有限的無償服務。怎么辦?
該負責人很是苦惱不選用A公司的產品,前期已經投入很多,會造成企業很大的損失;繼續選用A公司的產品得不到有效的服務怎么辦?對于A公司來講并不是沒有這個實力提供不了服務,那么,為什么得不到有效的服務?原因就在于該負責人簽署ERP合同時沒有仔細考慮,ERP的合同需要簽署多份合同產品合同、服務合同等等。這一結果導致了該負責人最終采用了重新又簽署了一份軟件服務合同,付出了相比軟件產品更高的價格,雖然最終幫助企業解決了問題,但企業也因此付出了比產品更加高昂的費用。
結論:作為信息化負責人,在簽署ERP合同前應該仔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尤期是小型公司,更應該應注意。小型公司簽署ERP合同,應注意九點:
1、仔細看清楚ERP合同的種類
ERP合同種類有軟件購買合同、實施服務合同、二次開發合同、售后維護合同等。負責人如果不了解信息化合同的詳細情況,不懂得ERP合同的簽署原則,那么必然如本文案例中分析的一樣,鐵定吃了信息化合同的虧。
2、簽署合同前再次對產品進行演示
雖然,IT服務商在選型初期,會對自身的產品進行演示,但作為負責人有必要進行對于產品的二次演示及操作,以便發現在軟件產品當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在ERP合同簽署前,取消產品的一些不必要的附加功能,增加企業的必需的部分,從而形成產品完全適應企業的業務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二次演示也有有利于負責人更加了解ERP的產品,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實施。
3、參觀同行或者相關行業合同簽署案例
行業內典型用戶案例是負責人學習的最好榜樣,這一點非常適用于初期負責人或者是準備新上線項目的企業負責人。當一個新的項目上線前負責人因無法準確把握項目的進展程度或者對于此項目熟悉程度不是“胸有成竹”,那么,這就要求我們負責人可去參考同行業企業他們的新信息化項目合同是如何簽署的包括ERP等。同樣作為負責人行業有經驗的負責人會告訴你如何去簽署。我們知道ERP對于企業來講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小型公司,都將改變企業的業務流程,一旦做不好會讓企業損失很大,甚至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因此,在簽署ERP合同前,負責人不妨多去參考其它企業的簽署情況,保證信息化在合同的簽署上“平安無事”。
4、在合同中確定ERP項目的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
每一個ERP項目的開始都需要做好項目的開始和結束時間。在過去我們了解每一個ERP上線有的需要一年,有的需要兩年到甚至還有需要三年上的才能上線。對于企業來講三年上一個ERP項目已經非常困難,企業的業務將受到很大的影響。如何快速的上線ERP,但又不影響企業的業務的已經成為小型公司所關注的ERP的熱點之一,尤其是對于小型公司來講,更需要具備快速完善的特點,而ERP本身的功能模塊特別多,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制定,那么項目就會越托越久,從而導致整個ERP項目最終的失敗。
5、制定合理付款條件
據了解,現階段存在很多的ERP“尾款”難以追回的現象,究其原因,這些都在ERP的項目合同中的付款信息化沒有規劃清楚,企業如何制定合理的付款條件需要和IT服務商達成一致,只有在前期把必要的準備工作做好才能在最后的的付款階段做到盡善盡美,讓企業滿意、讓IT服務商互相都滿意。
6、二次開發及服務很關鍵
任何產品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對于企業來講在完善的產品功能面前,企業需要滿足“個性化”需求,針對行業及企業自身的特點,企業需要定制進行二次開發,在二次開發過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企業的服務。因此,當企業在和IT服務商簽署信息化合同前,要把二次開發的費用、成本適當列出,加入到整個信息化的項目當中,讓IT服務商從總體的價格降低,節省企業二次開發的費用。同時,信息化的培訓費用也是非常高,因此,在培訓等方面也應該總體劃入總的價格當中。
7、警惕價格折扣
IT服務商在產品報價中通常會報很高的價格。在討價還價中IT服務商會給予一定的折扣,有的ERP產品價格折扣可以達到3折4折。企業在沾沾自喜的同時要清醒的認識,由于價格上的折扣不要造成軟件功能和服務上也被打了折扣。筆者就經歷過這種情況,合同簽訂后開始實施,軟件商原來承諾派兩個實施人員結果變成了一個,而且派了一個沒有多少實施經驗的人員。在實施中帶來了很多問題,導致第二年整個數據重新建立。
8、ERP上線質量驗收標準、損害賠償原則
小型公司在簽署ERP合同前,必須要把項目上線的標準以及未來出現責任事故賠償原則寫清楚。我們知道,信息化是”沒完沒了”的工作,對于信息系統上線,信息化只是剛剛開始,如何獲得真正的成功,還需要日后時間的考驗。因此,企業需要和IT服務商確立,并不是系統上線以后,IT服務商交付了就代表著成功,還要進一步的劃分,什么時候上線?什么樣的質量標準才是真正的衡量系統成功。另一方面,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項目難免有失敗的時候,這時就需要提前在合同前做好損害賠償原則,無論是甲方出錯,還是乙方出錯,如果有合理的合同在,就不會在出現業務與技術“兩張皮”的現象。
9、一定要簽署保密協議
一旦綁定了某軟件商,那么您公司所有的數據對軟件商和實施人員都不是秘密,如果您覺得無所謂的話,那么可以忽略本條建議。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我們企業需要ERP還是進銷存軟件
下一個文章:小型制造業ERP選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