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20/4/13 瀏覽次數:2273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9年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發布,報告顯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業務收入保持增長態勢,2018全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13.3%。華為、海爾、阿里云、浪潮分別占據軟件百強排行榜前四位。
截至目前,軟件百強已經連續發布18屆,成為行業發展的晴雨表與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報告特別指出,當前,隨著我國5G全面商用進程加速,軟件企業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即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期。新形勢下,我國軟件企業需要持續創新升級,加快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由量增向質優邁進新興領域支撐增強
從本屆軟件百家基本情況看,企業由量增向質優階段邁進,呈現“高毛利、高研發”的雙高特征。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8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收入增長超20%的企業達三成多;共創造利潤總額1963億元,比上屆增長14.6%,平均主營利潤率為11.3%,在行業內保持領先水平;共投入研發經費1746億元,比上屆增長12.6%,平均研發強度為10.1%,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企業穩定性與活躍性并存,新興領域支撐力量顯著增強。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排首位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已連續十八年蟬聯軟件百家企業之首;與上屆相比,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3家企業首次進入前十位,其業務以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領域為主;前十位的企業還包括:海爾集團公司、浪潮集團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6家公司,已持續5年在榜。
集聚效應和示范作用突出。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各級政府共同推動下,軟件百家企業示范引領效應不斷顯現,區域布局呈現出分布廣泛但集聚明顯的特點。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分布在全國17個省市范圍內,有89家集中在東部省市,具體地區分布為:北京32家,廣東18家,上海10家,浙江9家,江蘇9家,山東5家,福建4家,四川3家,天津、遼寧、吉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重慶、云南等省市1-2家不等。
頭部企業成產業發展趨勢“風向標”
作為產業的頭部企業,軟件百家企業是產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報告稱,本屆企業呈現出如下發展特點。
其一,業務收入穩步增長,兩類企業表現突出。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業務收入保持增長態勢,2018全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8212億元,比上屆增長6.5%,占全行業收入比重為13.3%。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14家,比上屆增加1家;軟件業務收入過30億元的企業59家,比上屆增加2家。
從增長較快的企業看,兩類企業表現搶眼:一是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布局較早的企業,注重技術創新,積累了一定核心技術和領先優勢,持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二是隨著我國智能金融、智能交通和智能安全市場全面啟動,部分企業抓住發展機遇,以應用為導向,以新興技術為傳統行業賦能升級,收入實現快速增長。
其二,企業效益效率持續向好,為健康發展積蓄力量。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積極調整戰略,突出效益效率優先,加強成本費用管控,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963億元,比上屆增長14.6%,增幅高出收入8.1個百分點,占全行業利潤比重為21.9%。從經營效率看,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人均軟件業務收入為86.6萬元,比上屆增加8.3萬元;人均利潤20.7萬元,比上屆提高3.3萬元。
其三,企業研發投入力度持續增強,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1746億元,比上屆增長12.6%,占全行業研發投入的27.9%,遠超收入和利潤在全行業比重,是軟件行業研發投入的骨干力量。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超過3萬件,擁有的獲授權專利數量超過13萬件,其中發明專利占全部專利比重達四成,創新成果量質齊升。
其四,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供給質量持續提升。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在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統軟件四個領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8.6%、50%、3.6%和17.8%,與上屆相比,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收入占比繼續提升5個百分點,軟件百家企業服務化轉型持續推進;與全行業收入結構相比,軟件百家企業的信息安全收入占比高出1.7個百分點,是構筑我國信息安全的重要骨干力量,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占比高出8.4個百分點,軟件百家企業對智能制造的支撐力度進一步加大。
其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提升。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全年實現軟件出口201億美元,占軟件百家企業業務收入的16%,占全行業軟件出口比重為39.3%;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在軟件技術、標準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出口市場不斷向新興市場拓展。
其六,助力實體經濟轉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在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增大情況下,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以占全行業0.3%的企業數量,創造出全行業13.3%的收入,上繳了全行業28%的稅收,提供了全行業15%的就業機會,其中合計上繳稅金超過1000億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吸納從業人數94.9萬人,比5年前增加15.9萬人。
新形勢下引領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指出,當前隨著我國5G全面商用進程加速,萬物互聯時代離我們越來越近,軟件作為“人、機、物”融合互聯的技術基礎,其“軟件定義”價值正在向各領域延伸,軟件企業面向的應用場景將會得到更大范圍的拓展,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領域即將迎來空前的發展機遇期。
但是,與國際大企業相比,我國軟件百家企業“不大不強”的問題仍未根本改觀。本屆百家企業出現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收入增速有所放緩,傳統業務收入下降明顯,系統集成業務是很多軟件企業收入的重要來源,但受客戶需求層次提高、交付難度加大,以及資金占用和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這部分業務利潤下降明顯,部分企業開始收縮集成業務;二是基礎技術研發和原創性應用研發等科技創新成果相對缺乏,科研成果轉化為核心產品、孵化出新興業務的能力較弱,新動能對企業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仍不足;三是產業鏈協同創新不足,聯合研發攻關的合作模式缺乏,單個企業的創新成本高居不下;四是高端人才儲備不足,人才不足和人才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五是國際市場開拓困難和風險并存,國內外環境變化較快,企業走出去難度進一步加大。
報告指出,新形勢下,需要我國軟件企業堅定發展信心,持續創新升級,加快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軟件百家企業作為行業領頭兵,在下一步發展中,一是要繼續苦練“內功”,提高效率,讓創新成為驅動企業持續成長的動力,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大,越能成就優質企業;二是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對標國際先進企業,在競爭中鍛煉團隊的領先意識和競爭力,保持與國際先進理念、技術同步,逐步培育和形成自有競爭優勢;三是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爭取更大的國際話語權;四是要抓住5G、人工智能的新發展機遇,真正擺脫跟隨和模仿,積極在前沿領域進行率先探索,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從數字化設計到智能工廠
下一個文章:人工智能推動數據存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