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24/2/23 瀏覽次數:749
我們從最基本的講起什么是BOM,BOM就是組成產品的物料清單,比如產成品是汽車,那么汽車的BOM如下:發動機(1個)、地盤(1個)、車身(1個)、輪胎(4個)。。。,括號中是單個用量。為什么會有BOM存在呢?這是因為采用計算機輔助企業生產管理,首先要使計算機能夠讀出企業所制造的產品構成和所有要涉及的物料,為了便于計算機識別,必須把用圖示表達的產品結構轉化成某種數據格式,這種以數據格式來描述產品結構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單,即是BOM。它是定義產品結構的技術文件,因此,它又稱為產品結構表或產品結構樹。在某些工業領域,可能稱為“配方”、“要素表”或其它名稱。
在ERP中,物料一詞有著廣泛的含義,它是所有產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配套件,協作件,易耗品等等與生產有關的物料的統稱。BOM是指由雙親件及子件所組成的關系樹。BOM可以是自頂向下分解的形式或是以自底向上跟蹤的形式提供信息。在ERP系統中中BOM是一種數據之間的組織關系,利用這些數據之間層次關系可以作為很多功能模塊設計的基礎,這些數據的某些表現形式是我們大家感到熟悉的匯總報表。BOM有什么作用?BOM是ERP最重要的基礎數據,其組織格式設計和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系統的處理性能,因此,根據實際的使用環境,靈活地設計合理且有效的BOM是十分重要的。BOM不僅是重要的輸入數據,而且是財務部門核算成本,制造部門組織生產等的重要依據,因此,BOM的影響面最大,對它的準確性要求也最高。正確地使用與維護BOM是管理系統運行期間十分重要的工作。
此外,BOM還是ERP與CAD,CAPP等子系統的重要接口,是系統集成的關鍵之處,因此,用計算機實現BOM管理時,應充分考慮它于其他子系統的信息交換問題。
BOM信息在ERP系統中被用于MRP計算,成本計算,庫存管理。BOM有各種形式,這些形式取決于它的用途,BOM的具體用途有:
1、是計算機識別物料的基礎依據。
2、是編制計劃的依據。
3、是配套和領料的依據。
4、根據它進行加工過程的跟蹤。
5、是采購和外協的依據。
6、根據它進行成本的計算。
7、可以作為報價參考。
8、進行物料追溯。
9、使設計系列化,標準化,通用化。
BOM的基本要素
BOM是用來表示物品之間父子關系的。只有一層關系的BOM稱為單級(層)BOM,而具有多層關系的BOM稱為多級(層)BOM。一個物品既可能是其它幾個物品的“父件”,也可以是另一個物品的子件。
單層BOM
多層BOM
生產BOM
研發BOM
手機端查看BOM
作為BOM中的父件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制造或采購提前期,是指該物品從下達定單到能夠得到(生產出或者采購到)所需要的時間,一般以天數表示。
產出率,該物品實際產出數量和計劃下達數量之比。
批產量(也稱為制造批量),一般表示該物品一次性加工的件數,批產量和“批號控制”、“批量”是不同的概念,批號控制是用于先進先出和有效期管理的一種手段,而批量是指計劃產生時的一種策略。
作為BOM中的子件包括以下幾個要素:
需要量(或稱為關聯數量),一般子件上確定的該數量是針對父件的一個“批產量”的。
偏置期,是調節不同子件的計劃需要時間的。
報廢率(也稱為損耗率),是指該子件在實際加工使用過程中的報廢比率。
有效期,通常包含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是一個時間范圍,該子件只有在這個時間范圍內才是有效的。
BOM的作用首先是需求傳遞和計劃展開。需求將分為數量需求和日期需求。數量需求傳遞時的特點:父件的“批產量”和子件的“需要量”確定了需求傳遞的比率。父件的“產出率”小于100%時,會放大父件的“計劃需求數量”;父件的計劃需求數量被放大之后,所有子件的需求數量都會被放大。子件的報廢率大于0時,會放大子件的計劃需求數量,但是只放大該子件本身的計劃需求數量,而不會影響到其他子件。日期需求傳遞時,有下列特點:1) 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將會約束需求傳遞。當需求傳遞和計劃展開日期不在有效期之內時,需求不會傳遞。2)所有子件的需求日期首先從父件的“提前期”倒推出來,如果該子件有“偏置期”被定義,那么子件的真正需求日期再要逆向推算。
根據BOM進行MRP計算
根據BOM下推生成發料單
BOM中的關鍵路徑和關鍵節點
一個BOM中有多少個葉節點,就存在多少條從根節點出發到達葉節點的路徑。如果我們把一條路徑上的每個節點(物品)的提前期累加起來,計算出總的提前期,這就稱為“累積提前期”。如果我們可以從全部路徑中尋找出最長的一條路徑(也就是累積提前期最大的那條路徑),那么這條路徑就被稱為是“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在關鍵路徑上的各個節點就被稱為“關鍵節點”。分析關鍵路徑和關鍵節點的目的是把存儲備放在最關鍵的物品上。
BOM和傳統手工技術文檔的差別
在很多ERP項目實施過程中,當我們把BOM的概念和用途做了介紹之后,企業會說這BOM我們也有,就是我們的產品技術文檔。似乎二者非常相似。但仔細觀察,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二者之間是有不少差別的,主要差別有:
1、表現方式-傳統的手工技術文檔有時候是一本資料手冊或者一個EXCEL表,是以“圖號”為主要識別碼的,一個圖號就代表一個加工件。如果用圖號來定義BOM上一個節點,那么就相當于用圖號來作為“物品編號”,在制造企業中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同樣是BOM節點,ERP系統要求用“物品編號”表示而傳統技術文檔上一般用圖號表示,這是表現形式的差別之一。盡管二者有時候可以統一,但純粹用圖號時還是難以完全消除“一號多物”的現象。
2、表現內容-很多企業在提供BOM信息時,最低層的物品是毛坯或者部件,而不是制造毛坯的原材料。因為在設計圖上,毛坯也好,部件也好,是有圖號的,他們把這些物品看做是BOM上的一個節點,而原材料沒有圖號只有物品編號(甚至有些企業連原材料也沒有給予編號),因此,原材料就不在BOM上出現了。而按照ERP系統的BOM要求,在葉節點上的物品一定不能是制造件,道理很簡單,如果是一個制造件,那么我們就可以問:它是用什么制造出來的呢?要是有東西可以制造它出來,那么這個東西就需要掛在它下面,它本身就不能成為一個葉節點而只能成為中間節點了。
所以,很多企業在提供BOM信息時,常常會漏掉了最底層的原材料,而把毛坯、部件等制造件作為最底層的葉節點,這是需要改進的。只有把原材料、外購件等都掛到BOM里面去,通過計劃展開才能真正產生全部所需要物品的采購計劃。正因為BOM是需求傳遞和計劃展開的依據、生產發料控制的依據、成本核算的依據,所以BOM就成為制造企業最為關鍵的基礎信息之一,也是ERP系統的核心之一。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什么是倒沖領料
下一個文章:“慢”就是“快”,淺談ERP系統數據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