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收到一封email,是一個企業流程團隊的負責人給我發來的,他的信中充滿了困惑,不知道流程工作如何真正做出價值。
金老師:
我到一家制造企業,已經有八個月的時間。從最初的信心百倍、干勁十足到今日的力不從心、拖延抱怨,似乎很快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在這家企業,老板非常重視流程管理,希望建立扁平化的組織、流程化的團隊,各種大大小小、他寄予較高期望的事情都會交給流程部門去牽頭或是推動,流程部門老大在公司也比較有威望。流程部門建立一年以來,做了許許多多包括流程優化項目、流程優化任務在內的各種管理改善工作,但是卻收效甚微。
公司的業務發展非常迅速,業務部門的業務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在老板的大力推動下,各個部門的管理者也都盡力完成各種管理改進、流程優化工作。但是大部分工作卻都是虎頭蛇尾,耗費較大精力建立的流程、制度或處理機制,一到啟動實施時就“洋相百出”,或者說還沒開始執行就已經夭折,因為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會按照新的流程去操作。監控、檢查,流程部門跟在屁股后面牟足勁兒的催,就是不見效果。沒效果大家就開始推崇罰款制度,但是問題也并未見多大改善。
原本我是懷著一腔抱負準備有所成就的,但這八個月的日子回想起來,并沒有實現原來深入了解業務、把流程管理工作做到落到實處的期望!
最近我在思考問題出在哪里?流程管理的價值究竟如何體現?如何保證管理優化落地見效?
Jenny 2014年7月21日
看完這封郵件,我思考了一會,回復了郵件。
Jenny,您好!
因為很多細節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先根據您提供的信息做初步判斷并給出我的建議。
首先,你們公司的老板對流程工作的支持是足夠的,畢竟一年的時間內,在老板指派下已經成立了那么多的流程優化項目,而且過程中老板也“大力推動”。實際上,“缺乏來自公司高層的支持”往往是80%企業推動流程工作最終導致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很慶幸,你們企業不存在這個問題。
其次,你們流程部門領導在公司內部很有威望,這也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很多企業最終流程工作推動不起來,就是因為流程部門有“雄心壯志”但苦于“角色卑微”干著急。
所以,從以上兩點可以看出,你們企業開展流程工作的條件算是“得天獨厚”,也就是說,至少在流程的“勢”方面問題不大。
但,為何又“虎頭蛇尾”“洋相百出”“還沒開始執行就已經夭折”“不見效果”“問題也并未見多大改善”?
我個人判斷主要問題可能在“術”上,即流程優化的方法上。在列舉可能的具體問題前,你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那么多流程優化項目,你都能準確說清楚量化的價值嗎?
2、如果能說清楚量化的價值,這些價值是在項目啟動前被各業務部門達成充分共識的嗎?
3、每個項目的優化價值、核心問題、大致的優化思路、所需資源、潛在風險,這幾點在項目正式啟動前,各相關業務部門有通過研討達成充分共識嗎?
4、各流程優化項目,內部都有成立正式的、且業務部門牽頭的組織嗎?
如果我的判斷沒錯,我相信以上幾個問題在你們公司很難得到肯定的回答。我以前在企業成功推行過流程工作,現在在咨詢公司給更多企業推行流程工作。我的經驗是,流程工作的價值首先來自優化工作,說白了就是解決了多少業務部門的問題。流程優化工作價值是否能最終得到體現,重點不在于督促、檢查甚至考核懲罰,而在于二個東西:價值共識及科學方法;
很多公司常見的工作模式是:老板認為一個問題很重要,然后交代給流程部門牽頭搞定。然后流程部門召集相關部門開會推動,最終因為(1)業務部門不認可該問題(2)問題不清晰(3)問題過大沒分解鎖定(4)各部門對問題理解差異大(5)各部門對項目邊界理解不一致(6)各部門對此項目利益訴求不一致(7)沒有量化共識的目標(8)沒有正式項目組織(9)流程部門牽頭,最終演變為“皇上不急太監急”,或流程部門成了“夾心餅”和“傳聲筒”及“擋箭牌”(10)沒有一致的行動計劃(11)業務部門忙(12)沒有人真正理解端到端業務,各部門“各抒己見”(13)缺少IT等部門的支持(14)缺少階段性向領導匯報及評審 等各種原因,導致大多數項目“兇多吉少”。
出現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因為大家沒有對項目價值達成充分共識,也沒有科學的方法來控制項目質量和風險。
我的建議是:
1、企業首先要重視流程優化項目立項工作。
說通俗一點就是不要輕易地去啟動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如果被正式立項,至少滿足幾個條件:
(1)主管領導支持,獲得項目的“勢”;
(2)各業務部門對項目的核心要素達成充分共識,即對核心問題、優化思路、各類資源(人/財/IT等)投入、潛在風險、優化目標及價值,沒有基本的共識不要啟動項目;
(3)成立專門的項目小組,指定業務部門承擔項目經理并負責向領導匯報成果。
2、設計科學的流程優化方法來確保項目運作質量和風險。
整個項目運作的過程,應該是分階段的,并且設置幾個里程碑,一定要嚴格一步步推進,而不是一股腦推動。
即只有搞清楚流程現狀問題分析,才能設計優化方案,只有設計好方案評審通過后才能做IT開發,只有IT開發完成并完成測試才能做新舊流程切換。
很多企業流程工作出現問題就是不重視階段劃分,比如我就見到很多失敗的情況(1)最終項目失敗了,仍沒有一個人能真正把流程的端到端真實現狀完整描述清楚;(2)項目夭折了,還沒有真正完成問題分解和聚焦,甚至沒人能真正說出核心本質問題是什么;(3)IT開發完,大家還在討論流程設計的問題。而且,分階段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設置一些里程碑評審匯報點,比如流程現狀問題分析匯報、流程優化方案設計匯報、流程優化成果匯報等等。
3、流程部門要做好背后的英雄。
我以前在企業推行流程工作時,我也經常會遇到領導交代的問題不清晰不聚焦、業務部門繁忙等幾乎所有企業流程管理團隊都會面臨的問題。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是,面臨這些問題是正常的、常態的而且是必然的。
或者說,解決這些問題是做好流程工作的前提,流程工作無法回避這些問題,也不能假設這些問題不存在怎么辦。
我在企業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我的兩點心得是:
(1)正確和積極的雙贏心態。要有“我幫助業務部門解決問題,他們獲得價值就會認可我工作,我才會被尊重,進而獲得職業成就感和成功”。所以,在企業流程文化不是非常成熟的環境下,我會做大量的點對點溝通,通過我與ABCD多個部門的點對點溝通,我理解端到端業務+分解和嘗試鎖定本質問題+得到初步解決方案+了解各業務部門利益價值訴求及分歧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流程管理團隊是很難獲得成功的,因為在大多數企業大多數流程問題,各部門視角所限,就是需要有一個第三方端到端把控業務,并且能綜合各部門建議形成整體解決思路方案,并且引導大家從思路一步步走到落地。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我覺得在企業做流程管理,要有較強的組織推動及變革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提供流程管理的方法。
(2)多提煉總結適合企業的科學方法。最終通過方法的力量實現流程優化工作流程化、模版化,最終實現工作質量的有序、可控。
因為你這個問題算是比較典型,所以我也做了較為詳細的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如有其他問題,再交流。
金國華
其實這位企業的流程管理人員所說的問題,相信在很多企業的流程管理工作中,都或多或少會出現,希望我的郵件,能給各位讀者帶來幫助和啟發。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