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9/3/24 瀏覽次數:2588
ERP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三個常見問題:一是根本就不做前期數據整理;二是缺乏有效的數據整理策略;三是認為外部實施顧問會幫企業把數據整理好。
要想把ERP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工作做好,下面三個誤區是一定要避免的。
根本就不做前期數據整理
很多公司都是把所有數據整理工作推到ERP實施中去做,這樣做的弊端很多,比如會加大實施工作量、延長實施周期、提高實施成本,并且數據整理質量不高,導致難以取得好的實施效果等等,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有分析;
缺乏有效的數據整理策略
很多企業雖然做了ERP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工作,但是很多是基于手工管理思維去整理數據,想當然的認為手工環境下的數據是這個樣子,ERP環境下的數據應該也差不多,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最常見的情況就是物料編碼的整理。
我們知道,手工物料編碼是有意義編碼法,也就是看到物料編碼就基本明白這個編碼代表的是什么物料,包括品名、材質、規格型號等等,這是基于手工管理的常見做法。在手工管理環境下,我們查看一個物料的時候,能看到的主要就是物料編碼,所以把這個物料的很多屬性放在編碼里用于識別的目的,是不得以而為之。
但是在ERP環境下,是沒必要像手工那樣編碼的,我們甚至可以用無意義編碼法,也就是可以從0開始按流水號順序編碼,不影響使用,或者是半意義編碼法,也就是前面幾位可以用來進行大類分類,后面就是順序編號,只要能做到一物一碼就可以了。因為在ERP的物料主文件里面,有很多字段可以給物料靈活定義很多的屬性,沒必要把這些屬性放在物料編碼里面。
把物料屬性放在編碼里面的另一個弊端,就是靈活性不夠好。因為在ERP系統里面,一旦一個物料編碼確定下來,除非刪除掉這個物料的所有相關數據,否則這個物料編碼是不能被刪除也不能被修改的。而如果把物料屬性放在相關的屬性字段里面,就可以隨時根據管理需要進行修改。另外,編碼太長還有一個弊端就是容易出錯。
所以如果數據整理策略有問題,就會白忙乎,等于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前期辛辛苦苦整理出來的數據,將來在ERP實施的時候可能只有很少能派上用場。
認為外部實施顧問會幫企業把數據整理好
很多企業對外部實施顧問期望很高,認為他們會幫企業把一切搞定,這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因為顧問只是“顧”、只是“問”而已。
比如對于物料編碼的整理,顧問只會告訴員工該怎樣去整理,頂多給員工做幾個樣本數據,然后顧問就走了,剩下大量的數據整理工作,還是需要企業員工自己去完成,所以ERP項目絕對是一個“Do-It-Yourself”的項目,顧問所提供的服務也不會是保姆式服務。
通過練好ERP基本功來做好前期數據整理
所以對于ERP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我們一定要做,并且一定要做出實效。要做到這一點并不難,關鍵是首先要了解ERP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就好像做一道菜,如果知道了怎樣去做這道菜,基本上就知道了怎樣去準備這道菜,比如需要什么原材料、菜要怎么洗、怎么切,數量是多少,還需要哪些配料和調料等等,就能胸有成竹。相反如果從來沒有做過這道菜,也不了解怎么做這道菜,在準備時就會無從下手。
對于ERP項目的前期數據整理也是一樣的道理。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如何分步驟實施ERP規劃
下一個文章:正確看待實施顧問在ERP項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