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靈鳥

    電話   4000156919
    當前位置:首頁 > ERP基礎知識_ERP百科

    存貨的核算(一)

    來源:本站  作者:巨靈鳥ERP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4/16  瀏覽次數:5155

    1、存貨的性質及內容。存貨是企業的流動資產。判斷一項資產是否屬于存貨,關鍵要看其目的和用途。具體內容應結合企業的經營性質確定。存貨范圍的確認標準是企業對其是否有法定所有權。

    2、存貨的計價。存貨的確認、計量直接影響企業期末資產價值及損益的確認與計算。可從兩個方面掌握:一是收入存貨的計價。收入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這里應掌握不同來源的存貨的實際成本的構成內容,以及通過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方式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二是發出存貨的計價。發出存貨的計價往往與期末結存存貨的計價相關,故將兩者一起考慮。本文對以歷史成本基礎的發出存貨計價介紹了五種方法,應掌握分別用這五種方法如何計算本期發出存貨的金額、期末結存金額;理解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

    3、企業存貨的核算。企業存貨的核算方法有按實際成本核算、按計劃成本核算兩種,應掌握這兩種方法下收入、發出存貨的核算特點及相應的會計處理。收入存貨主要掌握外購存貨的核算,并按單貨同到、單先到貨后到、貨先到單后到三種情況分別進行賬務處理;發出存貨主要是企業生產經營使用,故要將存貨的實際成本計入有關工程的成本、費用。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核算方法的差別在于:前者對存貨的收、發、存一律按計劃成本核算,入庫存貨的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單設相應的成本差異賬戶核算;期末通過分攤成本差異,將平時按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存貨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4、其他存貨的核算。重點掌握以下內容:委托加工存貨,掌握其實際成本的內容,尤其要注意加工環節稅金的處理;熟悉有關會計處理。周轉材料,企業會計上核算的特殊內容,這里除掌握周轉材料的核算范圍外,還應熟悉周轉材料發出及攤銷的會計處理。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與固定資產同屬企業的勞動資料,兩者有許多相同的性質,也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正因為如此,低值易耗品被視同存貨,這里應掌握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及其賬務處理。存貨盤盈、盤虧的核算,重點掌握盤盈收益、盤虧或毀損損失的列支。應該指出,企業發生的各種待處理財產損溢,期末必須按規定處理完畢,也即“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期末應無余額。

    第一節   存貨的分類和計價

    一、存貨的概念

    存貨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存的一切商品和貨物。是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或者仍然處于生產過程,或者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將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如各類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

    企業存貨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能確認:一是該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這一規定對存貨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更具有可驗證性。因為對存貨的確認,關鍵是要判斷是否很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存貨是所有權是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的一個重要標志。成本能夠可靠的計量是資產確認的一個基本條件,如果成本不能可靠的計量,則不能確認存貨。因此只有在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時才能加以確認。

    存貨在企業占整個資產總額的比重很大,存貨數量及價值的計算,直接影響到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價值的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存貨成本與工程成本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存貨計價還會直接影響到當期和以后各期的財務成果。因此在企業中,加強存貨的收發保管、維護存貨的安全、防止存貨遭受損失,其重要性并不次于現金。

    二、存貨的范圍

        確定存貨范圍的一般原則就是所有權。即:凡是在盤存日期,法定所有權屬于企業的供銷售或生產耗用的一切產品和物資,不論其存放地點,都應該視為存貨;反之如果產品和物資的所有權已經轉移,即使產品和物資還存放在本企業內,也不屬于本企業的存貨。

    1、凡依照銷售合同已經售出,其所有權業已轉讓的貨品,都不應包括在存貨之中,即便貨品尚未遠離企業也是如此。

    2、如果貨物已經運離企業,而其所有權尚未轉給對方的,應包括在存貨之內。

    3、已經購入而在運輸途中尚未收到入庫的貨品,如果所有權已經轉為本企業所有的,應包括在存貨之中。

    4、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的產品,由于這部分委托代銷貨品的所有權并末轉移,應屬于本企業存貨的一部分。即企業存貨包括一切尚未售出而還存放在承銷人手中的貨品。反之,企業接受其他單位委托為銷售的貨品,在尚未售出貨物以前,仍屬于寄銷人所有,不屬于本企業的存貨。

    三、存貨的分類

    企業的存貨內容、品種繁多,各自的用途、特點也不盡相同,為了做好存貨的核算工作,加強存貨的管理正確計算工程成本,企業必須對存貨進行科學的分類。對存貨按經濟內容不同,可分為以下七類;

    1、材料  包括主要材料、其他材料、周轉材料(包括大型鋼模)、機械配件、半成品、結構件等。其中:

    2、設備  是指企業購入的作為勞動對象、構成建筑產品的各類設備。如企業建造房屋所購入的組成房屋建筑的通風、供水、供電、衛生、電梯等設備。

    3、低值易耗品  是指企業購入的作為勞動資料,但單位價值較低,容易損壞,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各類物品。如企業自身使用的工具、器具、家具等。

    4、在建工程  是指尚未完成施工過程,正在建造的各類建設工程。如施工企業的末完施工等。

    5、在產品  是指尚未完成生產過程并正在加工的各類工業產品。

    四、存貨的計價

    存貨的計價就是存貨在核算時按什么價格計算。根據資產計價的原理,存貨的計價基礎有投入價值基礎和產出價值基礎兩種。在會計實務中,存貨以其成本入賬,也就是說企業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存貨入賬價值的基礎即初始價值基礎是歷史成本或者說是實際成本,具體來說又分實際成本計價和歷史成本計價兩種計價方式。

    (一)   存貨的計價基礎

    1.  投入價值基礎及其計價標準

    存貨的投入價值是指為了獲得存貨而支付的各項費用。主要是從投入這一角度出發,其計量的標準有: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是指存貨在購入或生產時所花費的各項費用的總和。采用歷史成本計價是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之一,它是通過交易確定的價格或實際支付的金額反映存貨的價值,比較客觀,數居易于取得又真實可靠,可防止隨意變動存貨的價值的行為。但是在貨幣購買力或物價變動時,會削減會計信息的有用性。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在現行條件下,重新購置存貨的價值。存貨按重置成本計價可以使存貨價值接近于現行變現價值,能避免物價變動時期收益計算的虛假現象,確保存貨耗用的事物補償,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但是這種計價的工作量十分繁重,并且計價依據的客觀性較弱。

    (3)成本與市價孰低

    成本與市價孰低是指將存貨的成本與市價進行比較,若成本低于市價按成本計價,若成本高于市價則按市價計價。這里的成本是指歷史成本,市價指可變現凈值。這一計價標準是對歷史成本原則的在運用時的修正,體現了穩健性的原則。它確認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隱含的損失,不確認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時的額外收益,維護了債權人的利益。新會計制度規定了期末存貨必須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價,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當市價上升時,在原集體的范圍內調回。

    2.      產出價值基礎及其計價標準

    產出價值是指存貨出售時可獲得的價值。主要從產出這一角度出發確定存貨的價值,其計量的標準有:

    (1)現行市價

    現行市價指現行銷售價格,又稱脫手價值,是指存貨在正常條件下預期的出售價格,或者說可實現價值。存貨按現行市價計價可比較真實地反映存貨的實際經濟價值;但是對那些沒有售價的存貨(如在產品)計價比較困難,再者存貨在出售前就確認其價值,不穩健也不現實,工作量也非常大。

    (2)可實現凈值

    可實現凈值也成預期脫手價值,是指存貨在正常條件下的最終售價減去與存貨完工、銷售、交運等有關的預期追加成本后的現時價值,存貨按可實現凈值計價與按現行市價計價的優缺點基本相同。

    (3)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存貨的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是指存貨能夠帶來的未來現金流入量按一定的貼現率計算的價值。它考慮了貨幣的時間價值,比將來能夠收取的實際金額要少。存貨以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價,能夠較好的反映存貨的預期經濟價值;但是確定某項存貨的預期現金流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流入的時間分布和數量多少以及貼現率的選擇有賴于人的主觀判斷能力,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

    (二)   存貨收入的計價

    企業的存貨收入與發出的計價,就是以貨幣形式確定存貨“流量”的價值,這同樣要采用一定的計價標準。

     收入存貨的計價在于確定存貨的入賬價值。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各種存貨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記賬”。但由于企業取得存貨的途徑不同,存貨的實際成本內容也有差異。根據不同情況,存貨的實際成本分別由以下項目組成:

    1、國內市場購入的存貨

    ①  買價。包括材料的原價和供銷部門的手續費。

    ②  運雜費。包括運到工地倉庫(施工現場堆存材料的地點)以前所發生的包裝、運輸、保險、裝卸、搬運、倉儲、整理、驗收和合理運輸損耗等費用。材料從工地倉庫運到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等費用,不計入材料實際成本之內,應按費用的性質分別列入人工費等。

    ③  物資采購—采購保管費。指企業的材料供應部門和倉庫在組織材料采購、驗收、保管和收發存貨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以及保管過程中發生的全部損耗,包括采購、保管人員的工資,工資附加費、辦公費、差旅交通費,檢驗試驗費、材料整理及零星運費、材料物資盤虧及毀損等。實際內部獨立核算的供應單位,還應包括支付的銀行存款利息。

    以上第一項支出應直接計入各種存貨的采購成本:第二項支出能分清的可以直接計入有關存貨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的.應按存貨的業務量或買價比例,分別計入備有關存貨的采購成本;第三項支出通過“物資采購—采購保管費”賬戶歸集后,月終分配計入各種存貨的采購成本。

    2、 國外購入的存貨

    ①       進口存貨的原價和調進外匯的差價;

    ②       國外運雜費,包括國外運費、保險費、銀行手續費等;

    ③       稅金,包括進口關稅產品稅等;

    ④       國內運費;

    ⑤       物資采購—采購保管費。

    3、 客戶供應的存貨

    ①       雙方簽訂合同確定的存貨價值;

    ②       企業負擔的運雜費。

    4、 企業自制的存貨

    ①       直接材料費;

    ②       直接人工費;

    ③       其他制造費用。

    5、 委托外單位加工的存貨

    ①       耗用存貨的實際成本;

    ②       加工費用;

    ③       加工存貨發生的往返運雜費。

    6、 投資者投入的存貨

    ①     國有企業投入的屬于國有資產的存貨,為國有資產管理部門評估確認的價值;

    ②     其他企業投入的存貨,為合同雙方協議約定的價值。

    7、 接受捐贈的存貨

    ①對方提供有發票賬單的,發票賬單的原價加上企業負擔的運雜費、保險費、稅金等;

    ②對方無發票賬單的,為同類存貨的市價。

    (8) 盤盈的存貨

    為同類存貨的實際成本或市價

     

    (三)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存貨發出的計價,通常可以根據視情況,分別采用以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按實際成本計價,另一種是按計劃成本計價。

    1. 采用實際成本發出存貨的計價

    采用實際成本發出存貨進行日常核算的企業,在一個會計期間,如果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的所有同類貨品單位成本都相同,則發出材料同期末存貨就可以按單一的單位成本計算,極其簡單。可是,實際上相同的存貨總是按不同的單位成本購入和加工的,要確定發出存貨和每次發出后剩余存貨的實際成本,就需要采用一定的計算方法。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分批認定法等。

    (1) 先進先出法

    先進現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按進貨先后順序和各批單價,隨時計算發出和結存余額的一種計算方式。存貨發出時先按第一批進庫的存貨計價;第一批進庫的存貨發完后,再按第二批進庫的存貨計價:第二批進庫的存貨發完后,再按第三批進庫的存貨計價,以此類推。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在發出存貨時,就可以確定其實際成本,能把計價工作分散在平時進行,而且能夠使存貨的價值接近于市價變動趨勢。缺點是每次發出存貨都要辨別批次,同時都必須計算一次實際成本,而且同一批發出的同類材料的價格也可能不同,在收發業務頻繁,價格變動大的情況下,會加大計價工作量。另外由于按這種方式計算的出庫實際成本是前期成本,在物價上漲的條件下,會使利潤虛增,在物價下降的條件下,會使利潤虛減。現特以材料為例來說明該方法的運用。

    【例1】某建設工程公司本月甲材料的購入和發出情況如表5-1甲材料明細賬所示。

    采用先進先出法確定發出甲材料的價值為:

              12日發出材料金額=500×10+800×8.5+200×9=13600元

              28日發出材料金額=1300×9+1 200×12=26100元

              月末結存材料金額=1800×12=21600元

    表5-1                           甲材料明細賬                       單位:千克、元

    日期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1

    月初余額

     

     

     

     

     

     

     500

    10.00

    5000

    3

    第一批購入

     800

     8.50

     6800

     

     

     

    1300

     

     

    10

    第二批購入

    1500

     9.00

    13500

     

     

     

    2800

     

     

    12

    領用

     

     

     

    1500

     

     

    1300

     

     

    20

    第三批購入

    3000

    12.00

    36000

     

     

     

    4300

     

     

    28

    領用

     

     

     

    2500

     

     

    1800

     

     

     

    合計

    5300

     

    56300

     

     

     

    1800

     

     

    (2) 全月加權平均法

    全月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每種存貨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發出存貨實際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采用全月加權平均法,日常收到的存貨按數量、單價和金額登記,發出存貨時只登數量,不登計單價和金額,期末時按加權平均單價一次計算,其計算公式是:

    全月加權平均單價=(月初存貨結存成本+本月存貨收入總成本)/(月初存貨結存數量+本月存貨收入總數量)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實際數量×全月加權平均單價

    采用這種計價方式,簡化了核算手續,但月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的成本,給材料的日常管理帶來不便。平時還無法掌握材料的結存金額。

       【例2】 沿用上例資料,見表5-2。

        采用全月加權平均法確定發出甲材料的價值為:

              甲材料的加權平均單價=(5000+6800+13500+36000)/(500+800+1500+3000)=61300/5800=10.56元

               本月發出甲材料的價值=4000×10.56=42240元

    表5-2                           甲材料明細賬                       單位:千克、元

    日期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1

    月初余額

     

     

     

     

     

     

    500

    10.00

     5000

    3

    第一批購入

     800

     8.50

     6800

     

     

     

    1300

     9.08

    11800

    10

    第二批購入

    1500

     9.00

    13500

     

     

     

    2800

     9.03

    25300 

    12

    領用

     

     

     

    1500

      10.56 

    15840 

    1300

     7.28

     9460 

    20

    第三批購入

    3000

    12.00

    36000

     

     

     

    4300

    10.57 

    45460 

    28

    領用

     

     

     

    2500

    10.56

    26400 

    1800

    10.59 

    19060

     

    合計

    5300

     

    56300

     

     

     

    1800

     

     

     

    (3) 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到材料就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價,發出材料時就按此單價確定其實際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加權平均單價=(前一筆結存金額+本次購入金額)/(前一筆結存數量+本次購入數量)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實際數量×本次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采用這種計價方式,彌補了期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的缺點,成本計算結果也較合理,但計算工作量增大。

        【例3】沿用上例資料,見表5-3。

        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先計算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再計算發出甲材料的價值為:

            3日的加權平均單價=9.08元

            10日的加權平均單價=9.03 元

            12日發出材料金額=1500×9.03=13545元

            12日結存材料金額=5000+6800+13500-13545=11755元

            20日的加權平均單價= 11.1元

            28日發出材料金額=2500×11.10=27750元

    表5-3                           甲材料明細賬                       單位:千克、元

    日期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1

    月初余額

     

     

     

     

     

     

    500

    10.00

     5000

    3

    第一批購入

     800

     8.50

     6800

     

     

     

    1300

     9.08

    11800

    10

    第二批購入

    1500

     9.00

    13500

     

     

     

    2800

     9.03

    25300 

    12

    領用

     

     

     

    1500

       9.03

    13545

    1300

     9.04

    11755

    20

    第三批購入

    3000

    12.00

    36000

     

     

     

    4300

    11.1

    47755

    28

    領用

     

     

     

    2500

    11.1

    27750

    1800

    11.1

    20005

     

    合計

    5300

     

    56300

     

     

     

    1800

     

     

       

    (4) 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某批存貨購入時的實際單價作為該批存貨發出的單位成本的一種計價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在存貨明細賬上,必須按收進存貨的批次詳細記錄數量、單價、金額。每批存貨也必須有一定編號,以便分批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這種方法能真正反映了所領用存貨的實際成本,但在發出次數、數量較多時,不易分清批次,核算工作量太大。

    (5) 后進先出法

    后進先出法是指假定后購進的存貨先發出,以后進存貨的實際成本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的一種計價方法。存貨發出時,先按最后一批進庫的存貨計價;最后一批存貨發完后,再按次后一批進庫的存貨計價;次后一批進庫的存貨發完后,再按次后一批進庫的存貨計價,依次類推。采用這種計價方式,能很好體現謹慎性原則,解決由于價格上漲對存貨價值的不利影響,但每次發貨都必須計算其實際成本,計價工作量很大。

       【例4】 沿用上例資料,見表5-1。

        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甲材料的價值為:

              12日發出材料金額=1 500×9=13500(元)

              28日發出材料金額=2 500×12=30000(元)

              月末結存材料金額=500×12+800×8.5+500×10=17 800(元)

    從以上計價方式可以看出:采用實際成本計價,能正確反映原材料的資金占用情況,是現行制度規定的計價方法。但在這種計價方式下,企業在不同時期或不同地點,采購的同種存貨的價格也不相同。如果一個施工企業同時施工多個工程項目,存貨耗用量大,采用實際成本計價,每次收入、發出存貨成本核算工作量太大。因此,在組織材料日常核算時,大型施工企業的某類存貨(如材料)可以采用計劃成本計價方式。

    2. 采用計劃成本發出存貨的計價

    存貨按計劃成本計價,就是對每種存貨的收、發、結存,都按預先確定的計劃成本計價,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核算。計劃成本通常是指企業或其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以及地區材料預算價格等資料所確定的本企業一定時期適用的統一存貨價格,如統一材料價格等。

    存貨計劃成本的組成項目與實際成本相同。如國內購入的存貨,其價格由買價、運雜費和物資采購—采購保管費組成,只不過這些組成價格不按實際所發生的,而是按有關資料,結合本企業情況所計算確定的。確定后一般編有“材料價格目錄”,對每種存貨進行編號,標明其計劃單位成本,由各部門遵照執行。存貨計劃成本經確定后,一般在年內不作調整。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從“材料成本差異”賬戶反映,并逐月分配記入領用存貨的工程或其他項目中。也就是計劃成本加上或減去材料成本差異,以求得各類存貨收、法、結存的實際成本。

    存貨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簡化了核算手續,使企業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價格購買的同等存貨在入庫后價格統一,在發出時只計算數量,到月終一次計算進入工程成本或其他費用中;另外,通過存貨成本差異核算,便于考核存貨的采購和自制的業務成果,對實際耗用量和計劃耗用量進行比較,可以考核材料消耗量的節超情況。但是這種計價方法要求計劃成本的確定要合理,不能與實際水平相差太大,否則會影響核算結果的正確性,一般只適用于存貨品種繁雜的大型企業在組織材料日常核算時使用。此外,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存貨日常核算的企業,對于某些品種不多,占成本比重較小的存貨,也可以來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存貨的核算(二)

    下一個文章:MRP運算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内射最近更新|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午夜日韩高清一区|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一区二区3区免费视频|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白丝爆浆18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91福利国产在线观一区二区| 人妻内射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伊人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做人爽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