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ERP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22/10/2 瀏覽次數:1744
這是一些最終用戶在ERP系統上線后的真實感受。
請首先想一想你是不是只是從一個ERP系統最終用戶的角度去提的這個問題。你有沒有從全公司甚至全集團的層面去考察這個效率問題?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打個比方吧:在沒有打車軟件之前,出租車司機是怎么做生意的?翻空車牌子,在路上轉或趴活兒,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再翻牌子。TA需要操作任何信息系統嗎?不需要。像上海強生這樣有調度中心的,在接到電話叫車后,調度會通過電臺廣播需求給所有旗下出租車,合適的空車司機可以用車載電臺回復說自己可以接單,然后調度再回復客戶車號。所以有調度中心的公司的司機,其實比沒有調度中心的司機需要多一些電臺操作的。而有了打車app之后呢,司機人手幾臺手機,不停的需要修改自己是否可以接單,而且需要在App上搶單。司機除了開車,多了很多系統操作。司機效率高了嗎?可能就工作量來說,比沒有app和調度中心的司機工作多了很多吧。所以上了系統之后工作量增大了吧。
ERP是一個道理。在沒有ERP的時候,很多信息收不上來,或者收集成本過高,所以大家就算了不管了。而ERP使得收集這些以前不收集的信息成為可能,所以作為信息操作者的企業職員工作量當然就加大了。而且ERP還會造成信息處理工作量的轉移。以前所有的信息處理工作全部壓到后端,比如財務部門去了。一到月底財務要核對處理大量原始單據手工歸集數據,加班加的生不如死。而上了ERP之后,銷售訂單需要錄入系統,倉儲操作要實時記錄,生產訂單要及時報工。這些原來前端不用做的工作現在都需要前端進行數據收集和系統記錄。而你作為一個前端的職員當然覺得工作多了很多 - “效率下降”了。有很多售前在賣項目的時候,都會提到ERP能提高效率降低工作量。這種誤導有時候會給后面實施團隊造成一定的麻煩。
因為上ERP從來都不是為了減少工作量。而是為了提高企業運營信息收集的廣度和深度,給管理決策層對于企業運營提供更高質量的數據支持。所以我在實施項目的時候都會給我的客戶打好預防針,我會明確告訴他們你們要收集記錄的東西會比以前多。比如你們以前一天記錄完成幾張工單就好了,而上了系統之后,你們甚至每張工單每單工序完成的時候都需要在系統里記錄。再比如倉庫以前每天記錄出了多少進了多少就行了。而現在你們每張工單領用多少都要在系統里記賬。對于工人或者工頭來說,效率提高了嗎?并沒有,我原來多少產量上了ERP后還是多少產量,然后我還多了好多系統操作 - ”效率好低啊!“你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以前只能到月底看到一個粗略的成本分析,而你現在能實時看到每張工單的計劃和實際成本的差異,你高不高興?效率高不高?當然,以上回答是基于一個假設,即你們上的是一個成功的ERP項目,能夠成功支持你們的業務流程。
如果你們的ERP是個瞎搞搞的項目,上線后也沒有持續優化,那當我沒說。
上一個文章:企業優化庫存的9個關鍵因素
下一個文章:企業上了ERP系統,效率為什么反而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