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靈鳥

    電話   4000156919
    當前位置:首頁 > ERP基礎知識_ERP百科

    關鍵鏈-突破項目管理的瓶頸(七)

    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4/8/20  瀏覽次數:3851

    6 撲朔迷離的安全時間

    我(指李查德)走進教室,學生依然非常嘈吵,很多人還未就坐,在我的桌子上有一疊材料,我把它整理好,然后翻動一下,選出看來最專業的一份。“佛烈。”我大聲讀出作者的名字,他們也就立刻靜下來。
    我繼續讀下去:“項目名稱:籌建馬來西亞的新生產設施。”
    “我可以說幾句嗎?”佛烈問。
    “當然可以。”
    “這個馬來西亞項目并不是我負責的,我故意選擇它,是因為我對我所牽涉過的項目如何出亂子,已經有了強烈的看法和意見。”
    “而你想作出一個較客觀的評價?好主意。”然后我繼續朗讀他的報告,“項目狀況:那個馬來西亞工廠早該在八個月前投產,現在,除了一個部門之外,所有部門已安裝好機器,但五條生產線中,只有三條已投產,而整座工廠的產量不到目標的三成。佛烈,有什么要補充嗎?”
    “我還聽聞一些關于產品品質不符合標準的投訴,但由于未能得到有關數據,我在報告中沒有包括這點。”
    “好。佛烈的報告中下一項是:財政狀況。我很喜歡你這份報告的編排方法。”
    “只是個標準格式而已。”他謙虛地說,很明顯,我的贊賞令他很高興。
    我繼續讀:“財政狀況:由于支出比預算超出16.2%,加上生產上的延誤,最初預估的三年回本期現已修訂為五年。”
    “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回本期’是什么?”我問全班。
    露芙大概明白這名詞的意思,沒有人承認不明白,雖然如此,我還是解釋:“從投資的一刻開始,一直到累積收入能超越當初的投資額,這段時間就稱為‘回本期’。假設你投資了100美元,而你每年可以得到50美元的匯報,如果沒有通貨膨脹,你的回本期就是兩年了。在佛烈的個案中,由于他們的投資在一段頗長的時間內分階段進行,所以計算回本期較為復雜。一般來說,一家新工廠能在三年內回本,已屬非常好的投資。考慮到會遇上的風險,五年的回本期是僅僅合格。”
    “五年是現在的正是預估。但我的朋友認為這預估仍然太樂觀。”佛烈評論說,“有人正鼓吹將正式預估改為最少七年,但由于項目是由他們的行政總裁當大旗手,我恐怕短期內這個預估不會被修改。”
    佛烈的評論的確令他的報告生色不少。“正式的解釋—”我繼續朗讀,但立刻被佛烈打斷。
    “當然,我并沒有訪問那行政總裁,我這里所指的‘正式的解釋’,來自一份備忘錄,一份向華爾街分析員解釋現況的摘要。”他說。
    “這樣更加好。”我說。然后繼續朗讀:“第一,異常惡劣的天氣導致建筑工程延誤;第二,機器供應商遇到始料不及的難題;第三,和馬來西亞政府談判員工雇用條件,需時比預期的長。”
    我不禁問:“三點都有共同處,你們察覺到嗎?”
    泰德搶著說:“通通是其他人的錯,如天氣、機器供應商、馬來西亞政府。”“你還能指望什么呢?”佛烈有點不耐煩,“這就是企業心態,永遠只會指責外面的石階,但看看非正式援引伊蘭,你會發現他們亦把矛頭指向公司內部。”
    “還有,李查德教授,我沒有辦法訪問現時的項目經理,他正在馬來西亞,但這不打緊,因為由建筑階段進入投產階段時,項目經理就換了人,前任項目經理和他的幾個助手都回到總部來了,我訪問過他們。”
    “項目經理列出的非正式原因。”我讀下去,“第一,公司高層迫使我們接受不切實際的排程(schedule);第二,公司明知價格較低的供應商不可靠,仍規定我們選擇他們;第三,雖然我們曾屢次要求,當局還是太遲才開始聘請和訓練員工。”
    “還有—”佛烈補充說,“關于最后一點,有人告訴我,他們那么遲才聘請員工是因為機器來的遲,事后才發覺所報資料不正確。”我望著佛烈,等待他解釋。
    “我曾聽說過,有很多次,供應商報稱機器建造大有進展,但實地視察時才發覺他們幾乎未動工。還有一個較極端的例子,供應商收到另一個客戶的大訂單,居然把我們的訂單擱置了差不多三個月之久。”佛烈說。
    “我明白了。”我說,然后繼續讀,“第二,馬來西亞承建商監督不力;第三,項目組人員頻繁地被調派去處理各種突發事故;第四,太多無謂的‘協調會議’阻礙工程的進展。”
    “有誰不明白最后兩點?”佛烈問全班。
    “沒有。”答案從四面八方來。
    “你們能夠把自己日常遇到的問題聯系到佛烈的報告中去嗎?”我問。
    全班都點頭,我繼續說:“那么我們就試從報告中得出一般項目的共同點吧,誰提出第一點?”
    “我已經提出了。”泰德說,“所有問題的解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是其他人的錯,我們聽見的都是互相攻擊。”
    “還有。”馬可用他的宏亮的聲音說,“這現象有個模式:員工的地位月底,矛頭越是指向公司內部,而不是向外。在我的報告中,你也會發現同一情況。”
    “有沒有其他人發覺類似的情況?”我問全班。
    差不多所有人都表示有,我繼續問:“我們應該考慮誰提出的原因呢?放眼大局的公司高層,還是較了解事務的低層經理?”
    接下來的討論進展不大,我們開始迷途,直到泰德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我們不可忽視低層經理的申述,如果是這樣,大部分錯誤就是出自公司內部。”
    大家都同意,他繼續說:“這表示公司是可以把項目管理的更妥善的。”
    “怎么才能辦到呢?”露芙很直接地問道。
    “你這樣問是什么意思?”查禮對她的問題頗為不悅,“看看他們指責什么,然后設法糾正嘛。”
    “我正在看,但依然不知道。”露芙鎮定地回答。
    我再看看項目經理的下屬所提出的原因清單,露芙的觀察出乎意料地細密,我開始領悟到她那“無知的”問題其實源于她洞察事物的過人能力,由于佛烈的報告只在我手上,我嘗試解釋露芙的觀點。
    “這些人抱怨公司對供應商的監管不力,但另一方面,他們亦辯解工作量過大,很難騰出時間來處理突發事故。”我說。
    泰德不肯放棄他的觀點:“這表示公司應增加人手去監督項目。”
    “增加人手,就以為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搞協調。”我指出,“員工人數增加一倍,協調工夫就得大四倍,你可能已察覺到,這群人亦同時在辯解他們浪費了太多時間搞協調了。”
    “他們應該找個更有效的方法去管理自己。”泰德總結。
    “怎樣才可以辦得到?”露芙緊盯著他問。
    “這就是我們來這里上課的原因。”泰德將球踢回給我。
    “謝謝你,泰德。那么,從低層經理提出的原因,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我們必須找出更有效的方法管理項目,這點不容置疑;但那些高層經理所提出的原因又如何,我們也不能忽視。”
    他們都同意。
    有人從后排喊出來:“你可否重復一次行政總裁提出的原因。”
    “當然可以,第一,異常惡劣的天氣導致建筑工程延誤;第二,機器供應商遇到始料不及的難題;第三,和馬來西亞政府談判員工雇用條款,需時比預期的長。你們看到三個原因的共同之處嗎?”
    “看到了。”又是泰德第一個回答我,“全都在怪罪變幻無常的事物。”
    “請解釋。”
    “異常惡劣的天氣。”他引用報告的字眼說。“始料不及的難題、需時比預期的長……它們都是一些不確定因素,一些在項目開始是難以預料的東西。”
    “而你認為他們是在放空炮?”我問。
    “絕對不是。”他進一步解釋,“不確定因素是所有項目的典型特征,是這頭野獸的本性。”
    我指出:“如果真是這樣,如果它真的是這頭野獸的本性,那么我們應該發現,項目涉及的所有人所提出的原因背后都有不確定因素,而不只限于公司最高層。”
    “我們的確發現這情況。”露芙低聲地說。
    我們回到佛烈的清單,她說得對,項目經理的投訴全都圍繞著一些不確定因素,例如:項目的排程沒有考慮到不確定因素,因此不切實際;挑選供應商只根據價格,而不是他們的可靠性,即應付不確定因素的能力;由于無法確定機器何時可用,招聘員工被迫延遲。
    我們轉頭看看項目經理的下屬的投訴,即有關供應商的問題。出乎意料,起初全班都認為這與不確定因素無關,經過一番辯論,我們才認識到供應商是不會故意為項目制造麻煩的,因為他們只能在完成任務后才能拿到大部分的錢,但為什么仍然出現延誤呢?正如佛烈的公司一樣,他們亦受到不確定因素困擾。其后我們同意,不論直接或間接,大部分的苗頭都是不確定因素引起的,而不停地搞協調是那些苗頭和隨之而來的延誤所導致的。
    “我來總結。”我說,“我們觀察到矛頭亦指向公司內部,而我們亦同意這是有其好處的,因為企業可以為此做點實事。然后,我們研究了有關細節,得出的結論是,我們必須更有效地管理項目。再者,隱藏在項目里的不確定因素,就是管理不善的主要成因。”
    “那么,任何人都無能為力。”這就是查禮的結論。“你總不能期望,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會帶給你可預知性和穩定性吧。”
    這些問題足足困擾了我整個夏天,我們見到的無數失敗的項目,難道是上天注定的?真的是不確定因素連累的?真的無可救藥、無可奈何?
    起初這就像一睹不可逾越的石墻,如果沒有U-2偵察機例子的啟發,我也許已經放棄了。
    我開始試圖引導全班,朝著韋遜曾經指出的缺口邁進。
    “每個搞過項目的人都知道,項目通常包含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并非第一批這樣說的人。”我提醒他們,“那么,當初我們做預估時,為什么沒有把不確定因素是當地預算在內呢?”
    “因為我們不能這樣做。”馬可高聲說。
    “為什么?”我問,“誰阻止你們?”
    “最高管理層。”他回答,然后解釋說,“以我的項目為例,最初預估它需要30個月完成,但是最高管理層認為不可以接受,并大刀削除了所有安全時間(safety time),我的上司同意嘗試在兩年內把它完成,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你要的是30個月,而最高管理層把它縮減成24個月,兩者相差20%。馬可,考慮到產品開發要面對的不確定因素,你認為20%的安全時間已經足夠嗎?”
    “不,但有什么辦法呢?最高管理層甚至連這個也不準。”
    “我看不會是這樣,我們所爭論的可能是兩碼事:你談的是項目整體所加進的安全時間,而我指的是項目中每個步驟所加進的安全時間。”我說。
    由學生的表情判斷,我還是解釋一下好:“讓我慢慢來,項目中的每個步驟都有預估時間,即由該步驟開始時算起,直到它完成。馬克,當你或你的手下預估一個步驟所需時間時,你會加進多少安全時間?”
    “一分鐘也沒加,我們遞交的預估時間都是切合實際的,我們已盡了所能。”他并不是在開玩笑,他確信自己說的話,我唯有把討論帶進更深層次。
    “你們全都學過幾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吧?”我開始解釋。
    我明白學生多么不喜歡統計學,于是決定清楚地逐個步驟解釋。“假設一個熟練的射擊手用性能良好的槍射向一個靶的靶心,他射中的幾率是多少?”
    我把高斯分布圖(Gaussian distribution)畫在白板上。
    “你們大概看過這條線不止一次了。”雖然如此,我仍然解釋:“這個射手連靶區也沾不上的幾率的確很低,射中靶心的幾率也不會是百分之百,但比射中靶區其他位置的幾率高。而這條就是另外一位更出色的射手的幾率分布線。”然后我畫了另外一條更窄更高的高斯曲線。(圖6-1)

    “現在讓我們思考另一個個案,你從家里駕車到大學,要多少時間?白賴仁,你可否回答?”
    “大約25分鐘。”他回答,不大清楚我再問什么。
    “你所指的‘大約’,是什么意思?”
    “大約即是大約,有時候要用30分鐘,有時候會快一點,要看當時的交通情況,如果我開動雷達探測器在深夜駕車,甚至可以在10分鐘之內到達,但在繁忙的時間就可能要花上一個小時了。”他開始領會到我的意思,并繼續說,“如果我的輪胎漏氣,便會更久了,又如果途中我的朋友說服我到酒吧喝酒的話,就要更長的時間。”
    “非常正確。”我說,然后把相關的幾率分布畫出來,5分鐘到達的幾率是零,25分鐘的幾率最高,但即使是3個小時,幾率也不是零。(圖6-2)

    “馬可,當你需要預估項目的一個步驟所需的時間時,這兩個幾率分布圖,哪個較切合?”
    “后面那個。”他笑著補充說,“其實情況就像白賴仁說的一樣,喜歡停下來喝喝酒,滔滔不絕幾個小時。”
    “不確定因素愈高,分布圖的尾巴愈長。”我提醒他們。“這是幾率分布的中間值(median)。”我再圖上畫一條直線。“這表示項目只有一半機會在預定時間或之前完工。”
    我頓一頓,讓所有人消化一下這個理念,然后問:“馬可,白賴仁做預估時,選了一個很接近中間值的數字,那么你或你的下屬預估項目中的一個步驟時,通常會選什么數字呢?你出來,在白賴仁的幾率分布圖上畫給大家看,好嗎?”
    他花了好一會才走到白板前,我把筆遞給他,他毫不猶豫地在分布區賢得最右方畫上一條直線(圖6-3)

    “為什么不畫在中間值附近?”我問。
    “因為墨菲是存在的。”他笑著說。(編者注:墨菲指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一切可能發生的麻煩,都必然會發生。”)
    “白賴仁也可能遇上墨菲啊。”
    “別開玩笑了。”他說,“只有自尋死路、缺乏經驗的人才會選擇中間值的。”
    “和清理。”我說,“有其因為在大部分機構,提前完工不會獲獎賞,但延誤卻需要層層解釋。在這種情況下,我同意馬可所說,沒有人會選擇一個有一半機會泡湯的預估,那么幾率會令你們較為放心?”
    有人提議:“最少八成,九成就更好。”
    沒有人反對。
    “馬可,現在我們明白你為什么把預估時間畫在幾率分布圖的最右方,即在八九成之處。”我說。
    “好。”
    我對全班說:“幾率分布圖中,中間值和我們選的預估時間之差距,就是我們加進的安全時間。然后我停下來讓他們思考。
    我轉身對馬可說:“那么,你的預估有沒有加進安全時間,以對付不確定因素,和你所指的墨菲?”
    “我想有的。”
    “比較中間值與你選的預估時間,看來安全時間并不只20%。”我說。
    “更似200%。”他承認。
    “大家看看這個圖。”我提議,“五成機會準時完工的預估時間遠比八成機會的短的多,你們明白嗎?不要忘記,不確定因素越大,兩者的差越大。”
    “那么,加入200%或以上的安全時間才是慣常做法,而不是例外。”露芙深思著說。
    “除了那些食古不化的老土怪,所有人都會選八成或以上作為預估。”我說,“這就是說,我們在項目的每個步驟都加進了很多安全時間,你們明白項目內的安全時間是何其多嗎?”我問他們。
    他們全部點頭,嘗試消化我的話。馬可一面步向他的座位,仍然一面回頭望著白板上的幾率分布圖,我直到肯定馬可和那兩位被他撞倒的學生都沒事后,才開始做總結。
    “我們得出的結論時,存在于所有項目中的不確定因素就是大部分問題的主要根源,人們對此并非懵然不知,他們的確加了很多安全時間做保障,我們是否必須對安全時間這個題目做更深入的研究?”
    他們一致贊成必須做。
    “好。”我說,“這就是你們的功課。在你研究過的那個項目中,隨意選出最少三個不同的步驟,并找出每個步驟的預估時間是怎樣定出來的,不要只問項目經理,要追查提出該預估時間的人,并約見他。”
    泰德舉起手,表情有點為難。
    “泰德,什么事?”
    “這功課并不是那么簡單。”
    “為什么?”
    泰德還在想著怎樣回答,查禮已接口說:“因為,多數項目的單一個步驟其實已包含很多任務(tasks),由不同人負責。”
    “而且就算只是單一步驟,也可能多至幾個人制定它的預估時間。”白賴仁解釋。“那么你們就要發掘一下了。”我幸災樂禍地說。
    “發掘一下?”泰德抱怨,“你到輕描淡寫啊,實際功夫可真不少。”
    “而且這些資料大都沒有紀錄可翻查。”白賴仁憂心忡忡。
    “我真懷疑那些人是否還記得他們當初是怎樣計算預估時間的。”
    “盡力而為吧。”我回答說,“記住,我們剛才得出的結論,就是有必要對藏在項目中的安全時間有更深入的了解,坦白說,極少有書本或論文談到這一題目,想有收獲,就要從其他途徑自己發掘資料,這是唯一的選擇。”
    “太困難了。”泰德說,“我們沒法子在下一堂之前完成。”
    我嘗試跟他們爭論,但面對一班這么“團結”的學生,要孤軍制勝可不易,這真難為了我,會令我偏離計劃好的講課次序,但想深一層,這也未嘗不可,我可以在下一堂先教計劃評核圖(PERT)和“關鍵路線”(Critical Path)。我最后妥協了,他們可以在再下一堂才交作業,最少他們答應了會把作業做的深入詳盡。

    馬可、露芙和佛烈坐在他們狹小的辦公室里閱讀彼此的報告,馬可第一個讀完,他耐心地等著其他兩人,待佛烈把報告放在桌子上后,他問:“怎么樣?”
    露芙慢慢說:“看來,我們的發現印證了在課堂上所學的。人們真的根據他們過往最壞的經理來定出‘合乎現實的’預估時間。”
    “看來是的。”馬可同意,“除了某一自信心極度膨脹的人之外,所有人都傾向于選擇一些能保住自己屁股的預估時間。也許李查德教授說得對,他們真的加進很多安全時間,如果是這樣……”
    “等一等。”佛烈打斷了他,“這只是我們訪問那些工程師時所得的印象。”
    “采購部更是如此。”馬可堅持要補充,“你們相信嗎?找一個連接器要七個星期?”
    “我同意,但我認為你忽略了一點。”佛烈搔搔他那頭濃密的黑發。
    他們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在某些個案中,工作都已經完成了,但你們知道發生什么事嗎?原來的預估時間都不算離譜,我抽查的四個個案中,有一宗提前完成,兩宗準時完成,余下的那個就遲了很多。但在所有個案里,我看不出有200%的安全時間。”
    “難道預估時間會自行應驗?”露芙問。
    “什么意思?”馬可感到很詫異。
    “還記得我們在生產管理上學到的東西嗎?”露芙問。
    馬可不耐煩地回答:“露芙,自從我們被分配這個要命的任務后,在那么多科目學了那么多東西,你可以具體一點嗎?”
    “在生產管理上也出現相同的現象。”露芙說。
    馬可一邊嘆氣,一邊乞求說:“再具體一點好嗎?”
    “你們還記得那個個子高高、長胡子的物料經理嗎?”露芙問。
    “史提夫?那個你暗戀的家伙?我當然記得,怎會忘記呢?”佛烈取笑她。
    “我哪里暗戀他?況且,他已經結了婚。”她回到討論的題目,“史提夫告訴我,他的工廠收到太多遲交貨的譴責信,他們交貨期表現實在太混亂了,所以改向客戶承諾三星期的交貨期,代替原來的兩星期,多出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提早一星期發放物料到生產線上去。”
    “但這方法并不奏效。”馬可回想起,“他們的交貨期表現依然是很差勁。”
    “他們說整個任務需時兩星期,實際卻是超過兩星期;他們加進了一些安全時間,改說要三星期,最終又超過三星期,真是一個自行應驗的預言。”露芙總結。
    “對,但這是因為生產和項目不同。”佛烈反駁,“搞生產的人都知道,物料花在工廠里的大部分時間,不是在機器前排隊輪后,就是在等待另一件物料到來進行裝配,絕大部分事件不是真正用于生產,而是在排隊何等后,但項目不是這樣。”
    “如果李查德教授說得對,而項目里的每個步驟真的包含那么多安全時間,那又怎樣?那代表項目絕大部分的完工時間(lead time)都花在排隊和等候。”露芙說。
    “露芙,佛烈,冷靜些。我們一起想想吧。”馬可說。
    他們又激烈爭論了半個小時,仍然毫無結論。
    “我們可以這樣總結嗎?”馬可嘗試了結這場辯論,“安全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但要把它轉化為實際和有用的行動,我們還是缺少了什么似的。”
    “我不同意。”佛烈說,“我不認為我們的調查所得證明了真的有很多安全時間存在。”
    在辯論從頭開始前,馬可提出了妥協:“讓我們搜集更多資料吧。”
    露芙不贊成,說:“有什么用呢?更多的資料也幫不了我們解釋這自行應驗的預言的,我們要做的是好好思考。”
    “好。”馬可微笑著說,“你去思考,我們去搜集資料。”
    “如果你們打算一些神神秘秘的資料作為證明,硬說安全時間并不是那么多,我決不會饒恕你們的。”她警告說。
    佛烈問:“為什么你總是對的?那么緊張干嗎?因為我拿史提夫開你的玩笑?”
    “別提史提夫了。我有更好的理由,謎底一定在安全時間,否則我們去的金礦的機會便泡湯了,一萬股公司股票,我要。”
    “我也要。”佛烈笑說,“但我會寄希望與我們的‘二十四小時疲勞轟炸’策略最終可以助我們成事。”
    “忘掉這個吧,用在那群自我膨脹的工程師身上,沒有用的。”露芙說。
    “可能有辦法的。”佛烈說,但似乎連他也信心不足。
    “李查德教授關于安全時間的見解很有潛力。”露芙十分堅定。
    馬可兩面不討好,說:“要不要告訴李為我們開始有頭緒了?”他問。
    “早了點吧。”露芙評論說。
    “實在太早了。”佛烈堅決地說。

    巨靈鳥整理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三上|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精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欧美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小说|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人妖|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午夜DV内射一区区| 免费无码A片一区二三区| 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被窝福利一区 | 中日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2021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吧一区在线视频| 搡老熟女老女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在线一区二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