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巨靈鳥軟件 作者:進銷存軟件 發布:2017/12/6 瀏覽次數:5032
下圖是織造廠的織造工藝流程圖:
具體操作流程描述如下:
生產通知:生產通知是由計劃部門通過分解客戶訂單而形成的以《生產通知單》的形式下發到織造部門的。PMC部門的生管根據業務部的客戶合同(訂單),進行任務分解后,首先形成織造生產通知單,并提交到織造部門經理的工作桌面上,織造經理接到生產通知單后審核完成,就確認織造部門已經接收了該通知單(此時該通知單的狀態已經發生改變)。此處要注意的是:生產通知單是按該訂單的款號(布號)分批下達生產通知的,即每一款號就有一張《生產通知單》下發到織造經理工作桌面。
排機調試與領料:織造經理根據通知單要求,轉交織造組長分派任務,此時織造組長的工作桌面會相應出現《生產通知單》及相關明細要求,組長根據目前的排程和工作情況,參考《機臺平面圖》(該圖是將機臺的基本參數以平面圖的方式展示給操作員,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該機臺的當前狀態,方便操作員對機臺的監控和安排生產任務)和《機臺安排表》,下派生產任務。各機臺在接生產任務后,根據《生產通知單》至倉庫領料(在這之前,因為倉庫已購貨到達或倉庫已有貨,倉庫會有相關信息表現出來),倉庫部門根據領料情況打印《紗料出庫單》。同時,根據出庫單,原材料倉庫可以完成《發貨統計表》,如果機臺生產過程中或生產完成時有退料要求,則可以填寫《退料單》而直接反映到《發貨統計表》中。
織坯布與坯布下機:機臺工人領料完成后,開始生產。生產過程中,織布工人現聲填寫《針織坯布產品簽》以產品產量日報形式提交到織造組長,系統根據《產品簽》自動填充《機臺平面圖》,坯布下機時,組長可以根據生產任務和實際生產量(實際生產量>=生產任務)來決定標記機臺下機,當然也可以因為織造原因強制下機(即因為棉紗縮水或工藝問題存在實際生產量少于生產任務時,此時系統需要強制要求該坯布下機)。同時,織造組長會挑出需要送檢的匹布,作成相應的《驗布報告》到驗布人員的工作桌面。
入庫與驗布:由于**生產現場的安排,織布入半成品庫的區位也即驗布車間,因此我們在此不作細分,也沒有在驗布車間之前有出庫要求。驗布人員根據《驗布報告》,按《疵點分布圖》的方式錄入驗收數據,反映到《驗布報告》中,同時操作員可以利用查詢生成《成品檢驗表》,為送后整廠后整,填寫《發貨單》交后整廠工作桌面。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驗布過程還有一個“補布”工藝,但由于在驗布過程補布是與驗布同時進行,而且中間沒有什么工作流或物流的流程,系統可以不進行考慮,同時也是沒有必要考慮。
后整:其實,后整也只是織造過程中的其中一個工序,但由于**公司新成立了一個后整車間,而且距總部在地理上有一定距離,因此本道工序作一個工段來執行,并出具相應的《生產通知單》。后整人員接到《生產通知單》后準備后整,在接到《發貨單》后點貨后進行后整工序,完成后填寫新的《發貨單》交驗布組工作桌面。
驗布:驗布組接《發貨單》后,組織工人開始驗布,由于這是成品布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驗布過程比較嚴格。如果在驗布過程中存在異常,則填寫相應的《異常報告單》到業務部工作桌面,在對異常的處理中,如果可以重新后整,則返回到后整車間重整,如果只能報廢,則通過《異常報告單》到業務部后,業務部可根據情況,重新下生產通知單進行生產。驗布完成,入成品倉庫,完成織造過程。
成衣生產流程圖如下:
盡管后整工作是整個織造過程中的其中一個工藝,但由于后整車間是一個獨立的車間,同時還有可能進行獨立核算,因此必需在工作流中有生產通知單通知其生產,而且在物料控制上,將后整工序同時看作是一個進出倉的過程而在后整車間設立一個虛擬的倉庫。在財務上和倉庫中,一般本系統不進行考慮。
一般操作是:在計劃部門安排生產計劃時,就后整工藝單獨發生產通知單給后整車間,后整車間接通知后待料(等待織造廠織布完工后出庫到后整車間),在織造廠領料結束后進行生產,生產過程中,本系統暫不作考慮(如果需要考慮,可以按后整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流水號進行控制)。
與后整管理類似。**企業一般對領片生產采用外包加工。因此,實際過程中可能不存在加工工序,而是通過進出倉單后完成領片的形態轉換。
在**企業中,存在外加工情況。對外加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來料加工,另一種外包加工。對這兩種方式的管理如下:
對外包加工的管理比較簡單。一般地,計劃部門需要參與這個流程,即計劃部門下生產通知單到相應生產部門后,生產部門可以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如果生產任務飽滿,生產排程緊,就可以外包加工。外包加工一般填寫進出倉單就可以。
對來料加工來說,其實與正常的生產過程類似。一方面生產過程需要生產計劃,安排生產過程,并占用生產資料(如機臺、裁床、生產工時等),另一方面也占用倉庫,也有進出倉。因此來料加工可以看作正常的生產流程,而由業務部門下單到計劃部門組織生產,計劃部門再通知生產部門開始生產。
為了與原企業正常的業務流程區分,也為了更好地管理原材料倉庫,一般對來料加工入倉采用虛擬一個來料加工倉庫進行管理。在生產流程中,用存貨編碼區分。
為了方便用戶將數據形成報表查詢或呈批,將各類報表獨立出來。這里的報表,一般不包括一些系統必須存在的單據,如收貨單、退貨單等,這些單據一般在相應的模塊中可以得出。
本需求目前只收集了生產過程管理中的必要的單據,而對查詢統計類表單錄入不多。主要是由于時間原因和客戶目前難以提供更精確的報表及格式,這會在后期開發中逐步提供。
報警內容是存在于各個模塊中的。由于系統本身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如,對庫存、款項等可以跟蹤、反饋,然后獲得必要的信息。
◇ 庫存報警
對倉庫中,每個倉庫或所有倉庫中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都有一個最大庫存和安全庫存(即最小庫存),當然采購產品或產品出倉時,如果倉庫存量不在其安全庫存和最大庫存之間,則系統會自己給出報警到倉庫、采購部門、PMC部及業務部。
通過對各種存貨當前庫存量和安全庫存量的對比分析,對超過或低于安全庫存量的存貨進行報警,并可查詢當前庫存量等于安全庫存量的存貨。安全庫存預警輸出的內容包括存貨、存貨的安全庫存量、當前庫存量及當前庫存量與安全庫存量的差。
庫存缺貨查詢:當您設好警戒線后,在此模塊中,您可查詢低于庫存警戒線下界的零件。執行查詢操作即可查詢到庫存缺貨情況。
庫存積壓查詢:當您設好積壓線后,在此模塊中,您可查詢高于庫存積壓線上界的零件。執行查詢操作即可查詢到庫存積壓情況。
◇ 其它報警
其它報警包括系統報警。系統報警主要有:日志報警(當事務日志出事問題或已滿時報警),數據庫報警(數據在期末結算前或一定時期后報警,并提示用戶進行備份工作)。
◇地區資料
本模塊主要用于把公司所有的客戶和供應商所在的地區有規律地進行劃分,用于記錄日常業務中所擴展到的范圍,方便以后根據地域情況對業務往來進行全面細致的管理。
◇供應商資料
公司只要有銷售業務發生,就需要對供應商的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統計。本子模塊可以收錄供應商的一些基本情況,甚至包括該供應商在自己的企業內與企業發生的財務賬目情況。而且,應該出具該供應商的聯系人,聯系方式等情況。
◇收付款方式
在采購貨品時,可采用多種方式的付款。同樣在銷貨過程中,收到貨款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您在支付貨款(或收到貨款)時,會選擇一種支付方式(或收款方式)。收付款方式包含兩項內容,第一是它的名稱,第二則是缺省資金帳戶,缺省資金帳戶是所有的‘現金’和‘銀行存款’資料中定義的內容。當您定義了現金或銀行存款的缺省帳戶后,去收款或付款時,該款項的去向或來源自動默認為您定義的帳戶。
◇貨品類別
本模塊是用來記錄公司貨品類別的基本資料。可以根據公司貨品的具體情況,明確地把所有的貨品進行分類,方便您以后對貨品進行管理。貨品類別資料包含該貨品類別的名稱,及對該類貨品與其他貨品的從屬關系的定義。
◇倉庫資料
本模塊是用來記錄您公司的倉庫名稱和位置,您可以運用本模塊的功能,設置倉庫,對貨品進行科學的管理。
◇貨品資料
本模塊用來記錄您公司貨品的品名規格、種類、加權平均價等有關資料,方便您對以后所發生的銷售、采購業務的查詢。
◇BOM檔案
建立產品的BOM檔案,如果是客戶,就必需重新輸入,或者從設計資料檔案中調用。
◇工藝文件模板
可以建立工藝文件,工藝文件完成后,一般就可以參與實際生產過程。
◇操作組
本系統在操作員的管理上進行操作分組,即操作員必需屬于某一操作組,在該組內的所有員工可以繼承組內的權限。這樣就對權限進行了分級,可以對權限進行更好的管理。每個組內也組管理員,組管理員有對該組內的操作員進行權限分配控制。
◇操作員
操作員可以登錄系統進行相應操作,對自己的密碼不能取回,只能被修改或刪除。管理員也只能對密碼進行修改或刪除,這樣就對密碼進行了保密。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是管理整個系統的,該角色可以對系統級的操作進行控制和管理,如新建帳套,帳套備份等。
◇人事檔案
本系統同時因為參與的人員比較多,而且考慮計件工資的需要,加入人事檔案。主要包括:系統管理員、帳套管理員、各級組管理員、現場管理員、現場錄入員(操作員)、領導、計件工人等。
◇ 編碼方案
自由定義存貨分類、地區分類、客戶分類、收發類別、部門、結算方式等,編碼長度也可以自由定義。
◇ 帳套設置及初始化
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存在多帳套,每一個賬套均可以單獨使用,互不干擾,每個帳套有帳套管理員,負責該帳套的所有權限。
帳套初始化
帳套在使用前應該進行初始化(當然,也可以不進行初始化就可以投入使用)。初始化的內容主要有:用戶基本情況(單位名稱、單位地址、郵政編碼、電話、稅號、開戶銀行等),帳套情況(帳套名稱,數據庫名和存放位置,存貨計價方式)、編碼情況(編碼方案和編碼長度劃分),管理員密碼及帳套啟動日期等。一般在新帳套啟用后,帳套就不能再繼續初始化了。
來源:巨靈鳥 歡迎分享本文
上一個文章:什么是BOM
下一個文章:某制衣廠ERP系統需求說明書(五)